English/ 访问旧版/

特色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升行动专栏 > 特色项目

关于印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11-10    作者:     来源:     点击: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陕工院院字〔2016117


关于印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

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处级单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经20161019日院长办公会审议、1025日党委会审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61031

抄送:院领导,党委委员,院务助理,档。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61031日印发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0号)《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我院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改善,产教融合发展成效更加明显,形成学院、企业、社会相互融合多员参与的办学格局,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二级学院均衡、持续发展,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陕西装备制造事业发展的水平明显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实现“省内引领发展、国内铸就卓越、国际打造品牌”的建设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结合我省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特点,以优化专业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学水平、创新发展形式,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我院不同专业发展的均衡程度和社会认可度

1.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建设2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我院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建设8个左右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产教研特色显明的综合实训基地。

2.开展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调整、优化我院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建立优胜劣汰的专业淘汰机制,推动我院专业发展与我省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力争成为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

3.引进境外优质资源

在与德国BSK等国际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强化与同类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积极争取中外合作办学资质,成立合作办学机构,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制度。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重点建设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按照有关规定积极试点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工作;加强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组织实施教学改革。

5.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推进我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力争建成国家级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立项建设2门左右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3-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评聘考核,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陕西省信息化教学、微课等信息化教学大赛。

6.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深化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主动开发适合社区和老年教育的教学项目,持续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活动;尝试申报并开展自主确定和调整招生计划、自主设置和调整本、专科专业试点工作。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7.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研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争取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建设成国家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全国性材料成型职教集团;积极参与申报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建设工作。

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探索引入民间资本与我院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合作,探索与榆林、延安等老区及落后地区合作建立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改革试点,支持榆林、延安等陕北革命老区及特殊困难地区的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基础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5校次左右)。

(二)增强院校办学活力

尊重和激发我院的首创精神,以外部体制创新、内部机制改革、院校功能拓展为抓手增强院校办学活力,提高我院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1.推进分类考试招生

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管理办法,规范实施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单独考试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

2.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引入民间资本与我院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合作;积极参与开展建设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力争与相关企业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院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1个。

3.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

将面向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健全继续教育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硬件设施水平,提高继续教育服务水平;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和社区教育机构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社区教育服务水平。

(三)加强技术技能积累

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国家外交政策需要,紧密结合培养杰出人才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应用技术的传承应用研发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水平和技术服务的附加值。

1.服务中国制造2025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专业预警、准入、调整及淘汰机制;对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依照职业标准、行业标准更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从经费、设备、人员等方面优先支持国家鼓励类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前沿产业领域新专业建设发展;对接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人才需求,培养现代服务业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2.支持优质产能“走出去”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职业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发挥国(境)外办学的教育、技术、文化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国家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3.深化校企合作发展

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为依托,与陕西及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开展1个专业的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建设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校企共建特色学院3个,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3个,力争与行业企业技艺大师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创业课程进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1个;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深化教学改革。

5.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积极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试点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业主要负责选派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校企联合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学生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

6.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

开展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研究;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援助项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学生培养活动,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创造优良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和文化氛围。

(四)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1.完善院校治理结构

制定和修订“一章八制”,加强“一章八制”的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参照《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设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参照《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积极探索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试点工作;制定理事会或董事会章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2.完善质量年报制度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细化编写要求,明确量化指标,提高质量报告的可读性;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校企联合发布学校质量报告。

3.建立诊断改进机制

成立质量保障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质量保障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控制。

4.改进高职教师管理

制定一流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定期组织认定;积极引进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搭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技研发平台;实行教师分类管理,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全面推行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实行量化考核和绩效评价;落实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学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

5.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设立高职教育研究专门机构,人员配备到位,管理制度健全;积极申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定期培训,提升队伍教学研究水平;出版学报或研究成果集;强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养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1.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工作机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测评体系(试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育人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机构制度,保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有完备的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

2.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为前提,制定德育、体育工作计划,丰富实践载体,强化文化及体育素质教育;文化体育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按照职业性、生产性、先进性原则建设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训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推进校企文化融合,举办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企业专家讲座等活动。

三、实施安排

详见附件12

四、组织管理

(一)工作领导小组

 长:崔    张晓云

副组长:王天哲  刘永亮  梅创社  杨卫军(常务)        

 员:贺天柱    炜  王超联  卢庆林    欢  刘向红

      卢文澈  邓丽萍  田锋社  段    罗怀晓    

      何玉辉  韩文飞  李选芒  赵明威  杨    张绪绪

      高凤香  许耀锋  韩  

 责:结合国家、我省相关要求,审定学院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我院落实行动计划进行整体设计,指导协调我院实施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及保障机制,制定支持政策,从经费、人员、条件等方面对落实行动计划给予保障。

(二)办公室

设在教务处

 任:贺天柱

副主任:黎    王超联      刘向红  卢文澈  邓丽萍

 

成员单位:教务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党政办公室、人事处、科研处、高职所、学生处、继续教育中心等(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临时抽调)

 责:制定我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负责协调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各项日常工作,督促落实各部门工作进程;建立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效果评价反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目标,夯实责任

各教学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行动计划”的落实工作,按照附表中的责任部门明确责任,在仔细研读“任务一览表中的建设内容”及“项目一览表中的主要观测要素”的基础上,逐级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认真填报任务计划书或项目计划书(见附件1),“骨干专业”和“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项目(见附件23),各任务或项目计划书要突出创新要素、发展要素,立足实际,体现增量,在计划书的现有基础一栏中,要着重说明在标志性成果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二)加强领导、保障到位

各承担任务部门要高度重视“行动计划”的落实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项目及任务责任人,调动本部门人员、资源对相关任务和项目建设予以支持,确保高质量、按进度完成所承担的项目。

(三)扎实推进,定期总结

各承担任务部门要加强内部的过程指导、检查与跟踪,定期研讨,逐项分析,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限时办结,保障“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六、工作程序

(一)108日前,各相关部门根据附表中的任务分工梳理本部门承担的任务和项目,制定任务或项目建设规划;

(二)1020日前,填写任务和项目计划书,并将相关材料一式3份报送教学科。各任务或项目在完成计划书的同时需提供支撑材料;

(三)根据建设规划,开展任务及项目的实施建设工作。

(四)建设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教务处将对建设成效进行检查,并开展绩效评价。建设期满后,认定一批建设成果,并向省级推荐认定成果。